
主旨演講并對話
錢穎一對話法國經濟學家阿吉翁:自由研究與充分競爭,是追趕創新向前沿創新迸發的關鍵
一方面,需要創新租金來鼓勵創新者進行創新,而另一方面,既有的創新者往往利用這些租金阻礙后起的創新,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遭到創造性的破壞。阿吉翁在演講中提出,這正是市場經濟中政府規制需要處理的矛盾:既要提供租金以激勵創新,又不希望這些租金被用來阻止未來的創新。錢穎一提出,政府制定的競爭政策一方面要鼓勵創新行為,另一方面又要鼓勵更多未來創新者進入市場。那么,政府如何能夠確定租金的合適范圍,以及哪種程度的競爭才是合適的?
嘉賓
- ·Philippe Aghion(菲利普·阿吉翁),法蘭西學院院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
- ·錢穎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第四任院長,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
朱民:總需求管理是中國經濟宏觀管理的主要方向
中國經濟明年要有一個有韌性的強健的合理的增長,我們的政策就得聚焦到總需求管理。隨著中國經濟整體越來越大,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們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管理越來越需要聚焦總需求管理。
-
白春禮: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科技發展態勢
目前,人類對受控核聚變的研究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磁約束核聚變,一是激光核聚變。激光核聚變具有時間短,發電效率低等特點,科學上具有重要意義,可應用在一些特殊領域,離商業發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江小涓:以高水平開放助力經濟復蘇和中長期增長
從國內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來看,我們現在有條件轉向制度型開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的工具是相對穩定和定型的,它最大的特點是一個穩定可預期的開放體制。
-
里夫金:須重新審視人類治理概念和經濟管理方式
必須重新思考人類的治理概念;必須重新審視管理經濟的方式;必須尋找科學研究的新方法;必須重新思考孩子的教育;甚至不得不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存在的意義。
-
吳尊友:今冬疫情感染率約10%-30%
假如“新十條”提前到今年1月3號,按照全球奧密克戎死亡人數推算,中國大陸將會造成約25萬人死亡;如果按照美國奧密克戎死亡人數推算,中國大陸將會有約103.8萬人死亡。
-
隆國強:明年經濟更多依賴內需 需進一步穩外貿
明年的全球經濟可能會陷入低速增長,出口外需會降低,我們需要進一步穩外貿,繼續外部市場在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上有所改變,但必須客觀地看到,明年的經濟增長更多的要依賴于內需。
-
蔡昉:形成新中等收入群體 大幅擴大消費內需
消費越來越成為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要形成新的中等收入群體,大幅度的擴大消費內需。中國經濟從明年開始復蘇或會有三種情形可作為參照。
-
張燕生:明年穩外貿難度加大,經濟整體好轉有信心
房地產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現已出臺舉措改善行業資產負債狀況,城鎮化為行業帶來支撐,明年希望在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上形成思想解放運動,把穩增長穩在全面深化改革努力上。
-
Andrew Tilton:明年中國經濟增長將翻一番
近期和當前的增速放緩,是受到了新冠疫情重新傳播與相關限制的影響。隨著中國經濟的重新開放,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會翻一番,包含消費業和服務業在內的多個行業將得到改善。
-
喬虹:2023年經濟增長最主要推動力是消費
2023年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推動力是內需,而內需里,消費將是最主要的。從投資來看,基建維持相對平穩的增長,但在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方面,并不會出現明顯的反彈。
-
黃益平:如何進一步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第一,要有一個比較強大的經濟,但開放度要非常高;第二,得有一個非?;钴S的,開放的、有流動性的、有很多豐富金融產品的市場;第三,得具有一個相當完備的法律、金融等制度體系。
-
管濤:央行對匯率的漲跌應當善意地忽視
預計對于降準降息總量工具應當會慎重地使用。這取決于我們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容忍度。如果明年人民幣面臨新的調整壓力,而我們容忍度比較高,就會減少貨幣政策的束縛。
-
劉元春:在擴投資和擴消費兩端形成契合刺激政策
要中期實現資源跨期最優,就會產生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擴內需到底是以擴投資為主,還是以擴消費為主?希望在消費和投資兩端形成相契合的刺激政策的方案。
-
李揚:在財政金融上設常設性機構并建立常設機制
現在強調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協調配合,是因為下一步為政府的債務融資是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中國需要用金融手段去籌集的資金量越來越大。
-
王信:綠色低碳轉型對經濟增長有何影響?
短期內,如果調整過快過猛,消費水平可能受影響,發展中國家高碳產品出口會受到抑制。中長期,經濟有序低碳轉型,通過促進就業增加和資本形成,加快技術進步和生產率提高,可促進經濟增長。
-
劉尚希:增強經濟復蘇動能需要改革再出發
當前我國經濟有不少亮點,但取得的成績是過去的,將來經濟會怎么樣,并不能做簡單的推理,未來不在過去的延長線上。理性告訴我們,未來是不確定的,,所以對未來的困難和風險要充分估計。
-
楊元慶:穿越周期,韌性前行
企業天職就是要從不確定性中創造價值,在挑戰之下保持韌性。只有保持韌性,企業才能穿越周期,去實現長遠的發展。而只有企業韌性強、發展穩,國家和社會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性的增長、高質量的發展。
-
白重恩:平臺規模大才有生存價值 監管應抑壟斷
數字經濟企業,尤其是平臺企業,天生就必須規模大,才有生存的價值。所以我們不應該限制平臺企業的規模,規模大才有效率。但如果利用規模大實施壟斷行為,就有可能產生一些對社會不利的影響。
-
劉永好:企業抓新機遇關鍵在于人才,理念,模式
當我們發現一個新變化、新賽道,經過研判確認它既有需求又有痛點的時候,我們認為這就是機會和動能。企業如何抓住新機遇、新賽道?關鍵在于用什么人,用什么理念,用什么模式。
-
高德康:經營品牌就是經營消費者的感覺
品牌要想有高度,產品就必須有深度,產品的深度來支撐品牌的高度。有創新的產品力才有強大的品牌力,要讓消費者感受到你的產品,你的服務,更加有價值,有體驗感。
-
徐立:標準化賦予了AI行業更多想象力
標準化不是對AI行業的限制和約束,而是賦予了行業更多想象力,其核心在于推動形成產業共識,從而加快行業分工,讓技術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最終推動產業應用蓬勃發展。
-
陳清泉:新能源汽車發展快速增長存四點規律
新能源汽車發展要快速增長有四點規律:第一,創新驅動。第二,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第三,依賴好的產品、好的基礎設施和好的商業模式的三好。第四,交通網、能源網、信息網和人文網的融合。
-
周子學:逆全球化背景下,要開啟供應鏈保衛戰
建議加快研究保障我國制造業供應鏈安全,探索引領制造業發展轉型的對策:第一,要繼續旗幟鮮明的用行動來反對逆需求化;第二,主導制定亞太地區貿易新規則,構建新體系;第三,要開啟供應鏈保衛戰。
-
王朝陽:亟需大力發展安全的快充技術
要實現雙碳目標,第一,在交通領域當中全面的去碳化,這里面動力電池是關鍵技術。第二,在電網當中盡可能更全面使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第三,經濟大幅度向電氣化轉移。
-
王飛躍:不認為人工智能用到生產和管理里是首位
現在不是突圍的時候,而是實時的,我不認為人工智能用到生產里是第一位的,用到管理里面是第一位的,我個人認為平行管理之于智能產業,就是科學管理至于現代工業。
-
唐本忠:科學研究的哲學反思與范式轉移
我們的生命科學已經到達了分子層次,人類身體里的任何一個分子,化學家在實驗室都可以還原出來,但非??上У氖?,還沒法把這些分子“堆”成一個人,甚至“堆”成細胞都不行,還原是有極限的。
-
鄧興旺:第三代雜交育種在小麥里大規模推廣可行
實驗室的技術層次已經突破,小麥第三代雜交育種技術,用最新分子遺傳理論,獲得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和基因組雜交系統的保持性,設計了三套功能基因的驗證,花了十多年現已基本成功。
-
湯濤:解決通用型科學計算軟件問題需技術與人才
而對于解決通用型科學計算軟件根本問題,不只是技術問題,還需要培養一大批擁有軟件研發能力學科背景、科學背景的領軍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來解決問題,現在國內科學計算軟件領域已經有不少聲音。
-
楊學明:高端科學儀器對實現科技自立非常關鍵
高端科學儀器是我們國家科技領域非常明顯的短板,對于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非常關鍵??茖W儀器對于科學研究、高科技和產業發展、科研領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李菂:“三次意外”推動射電天文學不斷突破
它們所展現的宇宙探索的努力和精神,現在由克服意外困難的中國天眼繼承過來。我們希望繼承的不光是宇宙探索,同時也將更為正面和建設性的人類發展藍圖和精神,拓展到21世紀。
-
羅嘉進:新能源開發要取得成功需要把握三大要點
在地緣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背景下,各大經濟體應重新審視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傳統能源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保障脫碳過程中,如何能保障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經濟性。
-
吳森:可再生能源發展應對全球能源危機成共識
要推進以新能源為主要增量的政策機制和產業環境,盡最大努力加快新能源的發展,讓新增的新能源可以大部分滿足新增的電力需求,不要出現電力能源短缺的情況,確保能源供應,這是“立”。
-
周園:中國新能源市場巨大 風光燃氫發電均升
到2030年預測火電比例會下降為32%,光伏跟風電分別上升到27%和21%;到2050年,我們的火力發電會進一步下降到8%,光伏、風力、燃氫機組都會有非常長足的增長。這意味著中國在新能源方面有非常大的市場。
-
李俊峰:維護能源安全,要建立有韌性的產業鏈
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在這種情況下,能源安全也給我們敲了一個警鐘,只有世界是安全的,中國才是安全的,世界能源是安全的,中國的能源才是安全的。
-
周大地:中國不存在能源危機 需調價格傳導機制
中國不存在能源危機,但是市場合理運行,特別是價格的結構和價格的傳遞機制現在矛盾比較突出。所以既要保證中國整個經濟價格水平不要隨著世界所謂的通貨膨脹來回波動,同時需要調整價格傳導機制。
-
倪鵬飛:加大政策力度,爭取房地產實現軟著陸
采取措施穩住市場已是共識,但是需要清醒準確把握房地產市場形勢的特征、性質,準確的分析房地產發展的趨勢與任務、條件與風險,才可以確定精準有效的房地產政策目標與措施。
-
孟曉蘇:“雙軌制+租購并舉”房地產新發展模式
如果能把住房保障體系建立起來,“雙軌制+租購并舉”就能構成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核心。通過保障房和房改,能夠讓全體居民住有所居,讓他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
秦虹:探尋房企新的發展模式
過去房企高負債沒有問題,而現在就有問題?首先房地產發展階段發生變化,人口等部分紅利減弱;其次企業盲目追求規模造成經營問題,出了很大風險;還有只堵未疏的房企融資政策,都是造成問題的原因。
-
邱曉華:土地售價要適當降低帶動開發商成本下降
在政策的春風下,房地產市場最近將出現邊際性的改善,初步預計投資恢復有可能快于市場銷售恢復。需要繼續加大溫度,盡早使房地產市場升溫。還要射出更多箭,使得房地產市場復蘇的春天早日到來。
[京ICP證09002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040250] 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040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5241號
Copyright 財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